施慧心
孔子曰:“殷已悫,吾从周。”葬于北方北首,三代之达礼也,之幽之故也。既封,主人赠,而祝宿虞尸。既反哭,主人与有司视虞牲,有司以几筵舍奠于墓左,反,日中而虞。葬日虞,弗忍一日离也。是月也,以虞易奠。卒哭曰成事,是日也,以吉祭易丧祭,明日,祔于祖父。其变而之吉祭也,比至于祔,必于是日也接--不忍一日末有所归也。殷练而祔,周卒哭而祔。孔子善殷。君临臣丧,以巫祝桃茢执戈--恶之也;所以异于生也。丧有死之道焉。先王之所难言也。丧之朝也,顺死者之孝心也,其哀离其室也,故至于祖考之庙而后行。殷朝而殡于祖,周朝而遂葬。
张简雀
晉武帝講於宣武場,帝偃武修文,親臨幸,悉召群。山公謂不宜,因與諸尚書孫、吳用兵本。遂究論,舉無不咨嗟。皆:“山少傅乃下名言。”後王驕汰,輕遘難,於是寇盜處蟻合,郡國以無備,不能服,遂漸熾盛皆如公言。時以謂山濤不學、吳,而闇與理會。王夷甫嘆雲:“公闇道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