宇文宁蒙
子曰:“慎听之!女三人者吾语女:礼犹有九焉,大飨有四。茍知此矣,虽在畎亩之中事之圣人已。两君相见,揖让而入门入门而县兴;揖让而升堂,升堂乐阕。下管《象》、《武》,《》、《龠》序兴。陈其荐俎,序礼乐,备其百官。如此,而后君知仁焉。行中规,还中矩,和鸾采齐,客出以雍,彻以振羽。是,君子无物而不在礼矣。入门而作,示情也。升歌《清庙》,示也。下而管《象》,示事也。是古之君子,不必亲相与言也,以乐相示而已。
谷梁巳
有問秀才:“吳舊姓何如?”答曰:“吳府君聖王之老成,明時之俊乂。朱永長理物之至德,清選之高望。嚴仲弼九臯之鳴鶴,空谷之白駒。顧彥先八音之琴瑟,五色之龍章。張威伯歲寒之茂松,幽夜之逸光。陸士衡、士龍鴻鵠之裴回,懸鼓之待槌。凡此諸君:以洪筆為鉏耒,以紙劄為良田。以玄默為稼穡,以義理為豐年。以談論為英華,以忠恕為珍寶。著文章為錦繡,蘊五經為繒帛。坐謙虛為席薦,張義讓為帷幕。行仁義為室宇,修道德為廣宅。”
泰重光
正始中,人士比論,以五荀方五陳:荀淑方陳寔,荀靖方陳諶,荀爽方陳紀,荀彧方陳群,荀顗方陳泰。又以八裴方八王:裴徽方王祥,裴楷方王夷甫,裴康方王綏,裴綽方王澄,裴瓚方王敦,裴遐方王導,裴頠方王戎,裴邈方王玄。
潭又辉
过而举君之讳,则起。与君之讳同,则称字。内乱不与焉,外患弗辟也。赞,大行曰圭。公九寸,侯、伯七寸,子、男五寸。博三寸,厚半寸。剡上,左右各寸半,玉也。藻三采六等。哀公问子羔曰:“子之食奚当?”对曰:“文公之下执事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