段干治霞
曾子问曰:大功之丧,可以于馈奠之事乎?孔子曰:“岂大耳!自斩衰以下可,礼也。”曾曰:“不以轻服重相为乎?”孔曰:“非此之谓。天子、诸侯之,斩衰者奠;大,齐衰者奠;士朋友奠;不足,取于大功以下者不足,则反之。曾子问曰:“小可以与于祭乎?孔子曰:“何必功耳!自斩衰以与祭,礼也。”子曰:“不以轻而重祭乎?”孔曰:“天子、诸之丧祭也,不斩者不与祭;大夫齐衰者与祭;士祭不足,则取于弟大功以下者。曾子问曰:“相,有丧服可以与祭乎?”孔子曰“缌不祭,又何于人。
南语海
王導、溫嶠俱見明帝,帝問溫前世所以得天下之由。溫未答。頃,王曰:“溫嶠年少未諳,臣為陛下陳之。”王迺具敘宣王創業之始,誅夷名族,寵樹同己。及文王之末,高貴鄉公事。明帝聞之,覆面著床曰:“若如公言,祚安得長!”
上官乙酉
子曰:“道不远人,人之为道而远人,不可以为道。《诗》云:‘伐柯,伐柯,其则不远。’执柯以伐柯,睨而视之,犹以为远。故君子以人治人,改而止。忠恕违道不远,施诸己而不愿,亦勿施于人。君子之道四,丘未能一焉,所求乎子,以事父,未能也;所求乎臣,以事君,未能也;所求乎弟,以事兄,未能也;所求乎朋友,先施之,未能也。庸德之行,庸言之谨;有所不足,不敢不勉,有余,不敢尽;言顾行,行顾言,君子胡不慥慥尔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