帛甲午
李平陽,秦州子,中夏名士。於時以比王夷甫。孫秀初欲立威權,鹹雲:“樂令民望不可殺,減李重者又不足殺。”遂逼重自裁。初,重在家,有人走從門入,出髻中疏示重。重看之色動,入內示其女,女直叫“絕”。了其意,出則自裁。此女甚高明,重每咨焉。
滕乙亥
王汝南既除所生服遂停墓所。兄子濟每來墓,略不過叔,叔亦不。濟脫時過,止寒溫而。後聊試問近事,答對有音辭,出濟意外,濟惋愕。仍與語,轉造清。濟先略無子侄之敬,聞其言,不覺懍然,心俱肅。遂留共語,彌日夜。濟雖俊爽,自視缺,乃喟然嘆曰:“家有士,三十年而不知!”去,叔送至門。濟從騎壹馬,絕難乘,少能騎。濟聊問叔:“好騎乘?”曰:“亦好爾。”又使騎難乘馬,叔姿形妙,回策如縈,名騎無過之。濟益嘆其難測,復壹事。既還,渾問濟“何以暫行累日?”濟:“始得壹叔。”渾問故?濟具嘆述如此。渾:“何如我?”濟曰:濟以上人。”武帝每見,輒以湛調之曰:“卿癡叔死未?”濟常無以。既而得叔,後武帝又如前,濟曰:“臣叔不。”稱其實美。帝曰:誰比?”濟曰:“山濤下,魏舒以上。”於是名。年二十八,始宦
诗永辉
子云:“夫礼者,所以章疑别微,以为民坊者也。”故贵贱有等,衣服有别,朝廷有位,则民有所让。子云:“天无二日,土无二王,家无二主,尊无二上,示民有君臣之别也。”《春秋》不称楚越之王丧,礼君不称天,大夫不称君,恐民之惑也。《诗》云:“相彼盍旦,尚犹患之。”子云:“君不与同姓同车,与异姓同车不同服,示民不嫌也。”以此坊民,民犹得同姓以弒其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