玉乐儿
孫秀既恨石崇不與綠珠,又憾潘嶽昔遇之不以禮。後秀為中書令,嶽省內見之,因喚曰:“孫令,憶疇昔周旋不?”秀曰:“中心藏之,何日忘之?”嶽於是始知必不免。後收石崇、歐陽堅石,同日收嶽。石先送市,亦不相知。潘後至,石謂潘曰:“安仁,卿亦復爾邪?”潘曰:“可謂‘白首同所歸’。”潘金谷集詩雲:“投分寄石友,白首同所歸。”乃成其讖。
谷梁巧玲
子云:“于父之执,可以乘其车,不可以衣其衣。君子以广孝也。”子云:“小人皆能养其亲,君子不敬,何以辨?”子云:“父子不同位,以厚敬也。”《书》云:“厥辟不辟,忝厥祖。”子云:“父母在,不称老,言孝不言慈;闺门之内,戏而不叹。”君子以此坊民,民犹薄于孝而厚于慈。子云:“长民者,朝廷敬老,则民作孝。”子云:“祭祀之有尸也,宗庙之主也,示民有事也。修宗庙,敬祀事,教民追孝也。”以此坊民,民犹忘其亲。
原忆莲
許允為吏部郎,多用其鄉裏,魏明帝遣虎賁收之。其婦出誡允曰:“明主可以理奪,難以情求。”既至,帝核問之。允對曰:“‘舉爾所知。’臣之鄉人,臣所知也。陛下檢校為稱職與不?若不稱職,臣受其罪。”既檢校,皆官得其人,於是乃釋。允衣服敗壞,詔賜新衣。初,允被收,舉家號哭。阮新婦自若雲:“勿憂,尋還。”作粟粥待,頃之允至。
米夏山
子言之:“君子所谓义者,贵贱皆有于天下;天子亲耕,盛秬鬯以事上帝,故侯勤以辅事于天子。子曰:“下之事上也虽有庇民之大德,不有君民之心,仁之厚。是故君子恭俭以求仁,信让以求役礼,自尚其事,不自尊其,俭于位而寡于欲,于贤,卑己尊而人,心而畏义,求以事君得之自是,不得自是以听天命。《诗》云‘莫莫葛藟,施于条;凯弟君子,求福不。’其舜、禹、文王周公之谓与!有君民大德,有事君之小心《诗》云:‘惟此文,小心翼翼,昭事上,聿怀多福,厥德不,以受方国。’”子:“先王谥以尊名,以壹惠,耻名之浮于也。是故君子不自大事,不自尚其功,以处情;过行弗率,以处厚;彰人之善而美之功,以求下贤。是君子虽自卑,而民敬之。”子曰:“后稷天下之为烈也,岂一一足哉!唯欲行之浮名也,故自谓便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