贸涵映
所谓治国必先齐其者,其家不可教而能教者,无之。故君子不出而成教于国。孝者,所事君也;弟者,所以事也;慈者,所以使众也《康诰》 曰:“如保赤子。”心诚求之,虽不,不远矣。未有学养子后嫁者也。一家仁,一兴仁;一家让,一国兴;一人贪戾,一国作乱其机如此。此谓一言偾, 一人定国。尧、舜率天下以仁,而民从之。、纣率天下以暴,而民之。其所令反其所好,民不从。是故君子有诸而后求诸人,无诸己而非诸人。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诸人者,未之有。故治国在齐其家。《》云:“桃之夭夭, 其叶蓁蓁。之子于归,宜家人。”宜其家人,而可以教国人。《诗》云“ 宜兄宜弟。”宜兄宜弟,而后可以教国人。诗》云:“其仪不忒,是四国。” 其为父子兄弟足法,而后民法之也此谓治国在齐其家
泣语柳
大史典礼,执简记,奉讳恶。天子齐戒受谏。司会以岁之成,质于天子,冢宰齐戒受质。大乐正、大司寇、市,三官以其成,从质于天子。大司徒、大司马、大司空齐戒受质;百官各以其成,质于三官。大司徒、大司马、大司空以百官之成,质于天子。百官齐戒受质。然后,休老劳农,成岁事,制国用。
阮幻儿
曾子问曰:“宗子为士,庶子为大夫,其祭也如之何?”孔子曰:“以上牲祭于宗子之家。祝曰:‘孝子某为介子某荐其常事。’若宗子有罪,居于他国,庶子为大夫,其祭也,祝曰:‘孝子某使介子某执其常事。’摄主不厌祭,不旅,不假,不绥祭,不配。布奠于宾,宾奠而不举,不归肉。其辞于宾曰:‘宗兄、宗弟、宗子在他国,使某辞。’”曾子问曰:“宗子去在他国,庶子无爵而居者,可以祭乎?”孔子曰:“祭哉!”请问:“其祭如之何?”孔子曰:“望墓而为坛,以时祭。若宗子死,告于墓而后祭于家。宗子死,称名不言孝,身没而已。子游之徒,有庶子祭者以此,若义也。今之祭者,不首其义,故诬于祭也。”
汝沛白
王夷甫婦郭泰寧女,才拙而性剛,聚斂無厭,幹豫人事。夷甫患之而不能禁。時其鄉人幽州刺史李陽,京都大俠,猶漢之樓護,郭氏憚之。夷甫驟諫之,乃曰:“非但我言卿不可,李陽亦謂卿不可。”郭氏小為之損。
隐己酉
王君夫有牛,“八百裏駁”,常其蹄角。王武子語夫:“我射不如卿今指賭卿牛,以千對之。”君夫既恃快,且謂駿物無有理,便相然可。令子先射。武子壹起破的,卻據胡床,左右:“速探牛心!”須臾,炙至,臠便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