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寻薇
曾子吊于负夏,主人既,填池,推柩而反之,降妇而后行礼。从者曰:“礼与”曾子曰:“夫祖者且也;,胡为其不可以反宿也?”者又问诸子游曰:“礼与?子游曰:“饭于牖下,小敛户内,大敛于阼,殡于客位祖于庭,葬于墓,所以即远。故丧事有进而无退。”曾闻之曰:“多矣乎,予出祖。”曾子袭裘而吊,子游裼而吊。曾子指子游而示人曰“夫夫也,为习于礼者,如何其裼裘而吊也?”主人既敛、袒、括发;子游趋而出袭裘带绖而入。曾子曰:“过矣,我过矣,夫夫是也。
南门翠巧
凡礼之大体,体天地,法四时,则阴阳,顺人情,故谓之礼。訾之者,是不知礼之所由生也。夫礼,吉凶异道,不得相干,取之阴阳也。丧有四制,变而从宜,取之四时也。有恩有理,有节有权,取之人情也。恩者仁也,理者义也,节者礼也,权者知也。仁义礼智,人道具矣。
宇文天生
子云:“于父之执,可以乘其车,不可以衣其衣。君子以广孝也。”子云:“小人皆能养其亲,君子不敬,何以辨?”子云:“父子不同位,以厚敬也。”《书》云:“厥辟不辟,忝厥祖。”子云:“父母在,不称老,言孝不言慈;闺门之内,戏而不叹。”君子以此坊民,民犹薄于孝而厚于慈。子云:“长民者,朝廷敬老,则民作孝。”子云:“祭祀之有尸也,宗庙之主也,示民有事也。修宗庙,敬祀事,教民追孝也。”以此坊民,民犹忘其亲。
西门法霞
魏武嘗過曹娥碑下,楊脩從,碑背上見題作“黃絹幼婦,外孫虀臼”八字。魏武謂脩曰:“解不?”答曰:“解。”魏武曰:“卿未可言,待我思之。”行三十裏,魏武乃曰:“吾已得。”令脩別記所知。脩曰:“黃絹,色絲也,於字為絕。幼婦,少女也,於字為妙。外孫,女子也,於字為好。虀臼,受辛也,於字為辭。所謂‘絕妙好辭’也。”魏武亦記之,與脩同,乃嘆曰:“我才不及卿,乃覺三十裏。”